近日由我校八年级11班姜婧涵、陈舒桐、罗荣耀同学撰写的《探秘草履虫》被安徽省科协主办的《少儿科技》杂志录用发表。
探秘草履虫是生物、美术与劳动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三位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完成了对草履虫发现、采集、观察等采访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收获了宝贵的经历,激发了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
原文如下:
探秘草履虫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山东省临沂市沂州实验学校八年级生物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带着采集用具,来到学校南边的陷泥河采集水样,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观世界的奇妙来客——草履虫。
采集水样不简单
负责管理器具的同学拿出采集用具,将绳子与采集网紧紧系在一起,把采集网下方的阀门拧紧。然后,两名同学同时拉着绳子,一点一点地向水下放采集网……
采集网被拉上来后,负责记录的同学发现了一个现象:或许是阀门没有拧紧,捞上来的河水漏了很多。于是,负责采集的同学耐心地重复刚才的动作,直到采集到足够多水样。
与草履虫近距离互动
同学们带着水样回到生物实验室,紧张地忙碌起来。瞧,有的同学在一丝不苟地调试显微镜,有的在仔细擦拭桌面,有的在认真整理数据,有的在专心准备实验用品……接下来,大家开始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与结构。
同学们用滴管吸取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先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再盖上盖玻片,用低倍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活动迅速,不便于观察。于是,他们在载玻片的培养液上放几根棉花纤维,稍微限制草履虫活动,再盖上盖玻片,盯着其中一只草履虫观察。“从半透明的身躯中,我隐约看到了草履虫的结构,有收集管、伸缩泡、细胞核、食物泡等。草履虫表面有纤毛,靠摆动纤毛在水中前进,十分有趣。”一名同学介绍。
接下来,同学们观察草履虫的趋向性,探究草履虫喜欢什么食物,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他们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放在黑纸上,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用滴管划一下滴液,使液滴连通;然后往左侧培养液中放少许食盐,往右侧培养液中放少许肉汤;最后把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草履虫活动情况。草履虫是趋向食盐还是趋向肉汤,抑或是不为所动呢?同学们观察并记录,发现: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肉汤),逃避有害刺激(食盐)。
跨学科的“梦幻联动”
美术老师带领同学们举办了“草履虫的变装舞会”,根据草履虫的外形选鞋垫为素材,教同学们用刺绣技法对“草履虫”进行装扮。大家都积极响应,认真听、记、学,根据自己对颜色以及艺术形态的感知,完成了作品。
同学们的作品在颜色与形态上丰富、夸张,有的同学甚至利用家中其他材料进行创新。大家记录了完成作品的详细过程,体会到劳动实践与艺术、科学结合的乐趣。孙捷然同学颇有感触,说:“这次‘梦幻联动’既不可思议,又充满惊喜。在给‘草履虫’装扮的过程中,我既可以回顾生物知识,又可以提升美术素养、增强动手能力。”
此次实践活动的领队刘思锋老师说:“活动的成功,有赖于同学们团结一致、观察细致、敢于探索、实践创新。我相信同学们在这次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经历,以后会更加积极探求知识。”(指导老师:刘思锋、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