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提升化学学习效果,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我校化学组近期开展了主题为“欢迎走进微观世界项目式学习”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完成了许多科学、形象的分子、原子模型作品。
“揪出一块粘土放在手中搓圆,形成球状,不一会儿几个圆球就做好了,这就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将它们一个个拼凑起来,就组装成了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瞧那一个个挺立的分子们,个个饱满,像是准备好了被人们欣赏一般,昂首挺胸,姿态高昂。
通过这次实践,不仅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原子分子这一课的化学知识,也让我收获了亲自动手的快乐,大大提高了我对化学的兴趣和喜爱,让我对化学这门科目充满期待,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动手实践,更好的学习化学。让化学之花盛开在大地,让化学之花灿烂绽放,让化学之花铭记在人们心底。”(9年级 方冠程)
“通过这次实践作业,更加加深了我对化学的认识。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制作出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首先是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些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了新的物质水和氧气。这使我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更为了解。其实,其中蕴含的知识点还有许多,就比如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一次实践作业所带来的经历是在课堂上只听老师讲解是不同的,它能使我们亲身体会,更好的了解一些抽象的晦涩难懂的知识,也能大大提高我们对化学学习的乐趣。”(9年级 孟珂如)
“通过有趣的化学手工实验,让我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手工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分子与原子的关系以及可以更好地认识化学元素的概念,还可以充分感受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化学带来的乐趣,也更加爱好化学,了解化学元素中的真谛。”(9年级 刘悦涵)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学习主题中的“分子、原子”核心知识本身易造成学习难点,利用橡皮泥等制作模型,有效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微观粒子的结构、从“宏观-微观-符号”视角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性知识。